电话:86-0571-98765432
传真:86-0571-98765432
手机:15812345678
邮箱:contact@abcd.com
天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十堰市教育局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并将其纳入各地中小学校课程计划,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师生为主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新格局。
“同学们,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境内涵养着5亿余立方米水源。保护好这个自然保护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6月3日,十堰市首届“最美守井人”、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林中心管理站站长袁孝文来到竹山县张振武小学,向学生们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在聆听了袁孝文20余年如一日扎根深山,守护野生动植物安全、保护汉江最大支流堵河水质的故事后,该校学生代表向袁孝文敬献鲜花、系上红领巾。这是市教育局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将课堂开在环境保护第一线、鼓励师生争当生态文明践行者的一个缩影。
课程教学是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市各地各学校普遍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宣教工作,通过组织学校订阅生态环保教材、增加生态文明教育课时、常态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等方式,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品牌。
各中小学每年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不少于10课时,结合实际确定课程具体内容;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开展爱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节能环保主题实践活动、“我是生态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召开“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主题班会,组织师生集中收看“生态环保教育走进十堰——2023年秋季开学第一讲”直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如何实现让学生从“应知应会”向“动手实践”转变?全市各中小学进行了积极探索。
今年3月,十堰市东风22小学开展“为小鸟安一个家”主题生态美学系列活动,师生动手为小鸟建造家园、装饰家园、放置家园,增强学生保护小鸟生活环境意识。“担心小鸟住得不舒服,我还找来许多落叶垫在它们的房子里。”正在给小鸟房子刷生态漆的小学生王丹仪对身边同学说。
4月7日,东风第一小学三(11)班早读课上,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教室角落培育箱里一只芦丁鸡破壳而出,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该校在建设“鹦鹉乐园”的基础上,创新开设“孵化芦丁鸡”生态体验课程,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如今,“课堂有生态、生态进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正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加快形成。
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课程教育,更需要强化生活教育,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由此,校园之外的社会“大课堂”成为生态文明教育重要平台。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是每个十堰人的使命担当。我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社会实践,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全社会”的目的。
“2022年12月5日,我在犟河观鸟时发现朱鹮,这在湖北省野外首次发现;数年前,我首次在张湾区黄龙镇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这些珍稀鸟类,对环境和水质要求非常苛刻!”6月7日,东风22小学三(1)班主题班会上,该校教师、十堰市首届“最美守井人”刘洪军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主题班课。
多年来,刘洪军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推动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学生校园生活,编写《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举办十堰珍稀鸟类摄影展,组建观鸟社团,带领学生开展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向学生讲授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重新认识身边草木和动物,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共饮一江水,同护一江清”。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进实践,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各环节,构建全网络、全方位、全覆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让每一名师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3月6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小学五(3)、五(4)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学校两公里外的清泉塘大桥下开展守水护水活动。师生拿着环保袋、夹子,认真清理岸边散落的白色垃圾。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当好守水护水小卫士,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而努力!”3月4日早上,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升旗仪式现场,九(11)班学生王亚君庄严宣誓,号召全校师生护好“源头水”、当好“守井人”。
去年9月1日下午,我市举办以“生态文明沁童心,身心健康促成长”为主题的十堰市2023年秋季“开学第一讲”大型网络直播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寇伟登上讲台,鼓励师生积极响应“守好一库碧水加快建设示范区”号召,在学用结合中树牢生态文明意识、在知行合一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在家校协作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在校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后,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废纸、塑料、布料、玻璃都可以回收,厨房垃圾不可回收,电池和过期药品都是有害垃圾。”8月6日,在郧阳区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学生赵钰婷将垃圾投入“智慧脑”垃圾分类站,并对身边同学说,“我们家每个人都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近年来,该校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分类平台”,通过讲座、研学、实践等活动向学生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创新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制”,以班级为单位发放投递卡,鼓励学生分类投放垃圾挣积分,凭借积分兑换学习用品。
全市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乡村、入街巷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等活动,向市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节能降耗知识;以《热爱我们的地球》《水,生命之源》《不乱丢废电池》为主题,利用公告栏、广播站等,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实施“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绿色行动,鼓励学生捐赠旧书,提高闲置书籍利用率;大力开展“美丽班级我的家”创建活动,营造“校校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良好氛围。
全市各中学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危废化学品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从校长到教职员工的责任监管体系,规范实验室危化品采购、储存、使用、管理和销毁处置流程,形成工作闭环,筑牢校园危化品安全管理防线,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校内化学实验室,均配备实验废液收集装置。东风高级中学等5所市属高中均高标准配备专业危废收集处置装置,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2023年3月,张湾区第十三中学投资新建实验室危废处置装置,并承担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地10余所中学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截至目前,该校已累计处理实验室废液约200升。
“全市各中学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细则和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体系,积极创建和谐优美、安全环保、生态文明校园。”寇伟表示,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以学校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依托,不断擦亮生态环保教育品牌,接续培养合格优秀的“小小守井人”。(十堰日报记者 王聪骢 宋雅璐 通讯员 阮琳)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十堰市教育局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并将其纳入各地中小学校课程计划,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师生为主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新格局。
“同学们,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境内涵养着5亿余立方米水源。保护好这个自然保护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6月3日,十堰市首届“最美守井人”、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林中心管理站站长袁孝文来到竹山县张振武小学,向学生们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在聆听了袁孝文20余年如一日扎根深山,守护野生天选团队动植物安全、保护汉江最大支流堵河水质的故事后,该校学生代表向袁孝文敬献鲜花、系上红领巾。这是市教育局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将课堂开在环境保护第一线、鼓励师生争当生态文明践行者的一个缩影。
课程教学是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市各地各学校普遍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宣教工作,通过组织学校订阅生态环保教材、增加生态文明教育课时、常态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等方式,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品牌。
各中小学每年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不少于10课时,结合实际确定课程具体内容;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开展爱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节能环保主题实践活动、“我是生态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召开“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主题班会,组织师生集中收看“生态环保教育走进十堰——2023年秋季开学第一讲”直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如何实现让学生从“应知应会”向“动手实践”转变?全市各中小学进行了积极探索。
今年3月,十堰市东风22小学开展“为小鸟安一个家”主题生态美学系列活动,师生动手为小鸟建造家园、装饰家园、放置家园,增强学生保护小鸟生活环境意识。“担心小鸟住得不舒服,我还找来许多落叶垫在它们的房子里。”正在给小鸟房子刷生态漆的小学生王丹仪对身边同学说。
4月7日,东风第一小学三(11)班早读课上,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教室角落培育箱里一只芦丁鸡破壳而出,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该校在建设“鹦鹉乐园”的基础上,创新开设“孵化芦丁鸡”生态体验课程,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如今,“课堂有生态、生态进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正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加快形成。
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课程教育,更需要强化生活教育,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由此,校园之外的社会“大课堂”成为生态文明教育重要平台。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是每个十堰人的使命担当。我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社会实践,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全社会”的目的。
“2022年12月5日,我在犟河观鸟时发现朱鹮,这在湖北省野外首次发现;数年前,我首次在张湾区黄龙镇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这些珍稀鸟类,对环境和水质要求非常苛刻!”6月7日,东风22小学三(1)班主题班会上,该校教师、十堰市首届“最美守井人”刘洪军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主题班课。
多年来,刘洪军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推动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学生校园生活,编写《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举办十堰珍稀鸟类摄影展,组建观鸟社团,带领学生开展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向学生讲授相关专业知识,让学生重新认识身边草木和动物,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共饮一江水,同护一江清”。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进实践,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各环节,构建全网络、全方位、全覆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让每一名师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3月6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小学五(3)、五(4)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学校两公里外的清泉塘大桥下开展守水护水活动。师生拿着环保袋、夹子,认真清理岸边散落的白色垃圾。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当好守水护水小卫士,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而努力!”3月4日早上,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升旗仪式现场,九(11)班学生王亚君庄严宣誓,号召全校师生护好“源头水”、当好“守井人”。
去年9月1日下午,我市举办以“生态文明沁童心,身心健康促成长”为主题的十堰市2023年秋季“开学第一讲”大型网络直播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寇伟登上讲台,鼓励师生积极响应“守好一库碧水加快建设示范区”号召,在学用结合中树牢生态文明意识、在知行合一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在家校协作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在校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后,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废纸、塑料、布料、玻璃都可以回收,厨房垃圾不可回收,电池和过期药品都是有害垃圾。”8月6日,在郧阳区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八年级学生赵钰婷将垃圾投入“智慧脑”垃圾分类站,并对身边同学说,“我们家每个人都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近年来,该校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分类平台”,通过讲座、研学、实践等活动向学生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创新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制”,以班级为单位发放投递卡,鼓励学生分类投放垃圾挣积分,凭借积分兑换学习用品。
全市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乡村、入街巷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等活动,向市民群众宣传垃圾分类、节能降耗知识;以《热爱我们的地球》《水,生命之源》《不乱丢废电池》为主题,利用公告栏、广播站等,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实施“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绿色行动,鼓励学生捐赠旧书,提高闲置书籍利用率;大力开展“美丽班级我的家”创建活动,营造“校校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良好氛围。
全市各中学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危废化学品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从校长到教职员工的责任监管体系,规范实验室危化品采购、储存、使用、管理和销毁处置流程,形成工作闭环,筑牢校园危化品安全管理防线,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校内化学实验室,均配备实验废液收集装置。东风高级中学等5所市属高中均高标准配备专业危废收集处置装置,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2023年3月,张湾区第十三中学投资新建实验室危废处置装置,并承担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地10余所中学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截至目前,该校已累计处理实验室废液约200升。
“全市各中学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细则和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体系,积极创建和谐优美、安全环保、生态文明校园。”寇伟表示,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以学校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依托,不断擦亮生态环保教育品牌,接续培养合格优秀的“小小守井人”。(十堰日报记者 王聪骢 宋雅璐 通讯员 阮琳)